2019 年3月22日-23日,由CSCO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AACR(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联合举办的2019年CSCO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暨2019年CSCO-AACR免疫治疗联合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研究者和临床专家,围绕肿瘤免疫治疗主题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
![]() |
![]() |
3月22日下午,大会开幕式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主持, CSCO理事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李进教授和AACR主席、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癌症中心的Dung T. Le教授致欢迎词。
开幕式致辞
![]() |
![]() |
![]() |
陈功教授 Dung T. Le教授 李进教授
♥会议第一天♥
致辞结束后,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主持了第一章节的专家报告。首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鹏辉教授带来“癌症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及未来方向”的精彩报告,以黑色素瘤为例,主要介绍了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疫苗、过继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应用现状。
![]() |
免疫学在基础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Patrick Hwu教授带来《肿瘤内部基因组学和代谢因素导致的免疫抵抗》的报告,分享了免疫耐药的早期临床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免疫监视逃逸、肿瘤微环境的抑制分子、抵抗凋亡三个方面的内容。
![]() |
Patrick Hwu教授
济南军区总医院王宝成教授报告了《生物标志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展望与挑战》,王教授以肺癌研究为例,讨论了辅助肿瘤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如:TMB、bTMB、PD-L1、CD8 TIL、类固醇、肠道微生物等)。
口头交流专场
美国Synthorx公司Gilles Dufour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龚志华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李婷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秦楠教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李振丽教授、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Takahiro Tsujikawa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峻瑜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张文文教授、美国Heat Biologics公司John Prendergast教授先后带来各自的精彩演讲,与在场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本次会议中,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秦楠教授作了《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治疗》的报告,主要介绍了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分享了最新肠道菌群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相关研究。
![]() |
♥会议第二天♥
3月23日,大会第二天的第一章节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免疫学研究进展。来自UCLA Medical Center 的Zev A. Wainberg教授带来题目为《胃肠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未来》的报告。接下来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教授带来题为《胃癌免疫治疗进展》的内容分享。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免疫学进展
黑色素瘤的免疫学进展
在短暂的茶歇后,精彩继续。第一位讲者是来自Johns Hopkins Sidney Kmmel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的Evan J. Lipson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皮肤癌的免疫治疗进展》的精彩演讲;之后北京肿瘤医院的郭军教授分享了题为《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进展》的研究。
壁报交流专场
除了专家报告外,大会还安排了壁报交流专场供各研究团队分享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在上午的报告结束后,备受与会者欢迎的壁报交流专场,Patrick Hwu教授、Dung Le教授、陈功教授等一行人与秦楠教授在壁报板前,进行深入学术沟通,讨论了微生物对于肿瘤免疫药物疗效的影响。
![]() |
大会的第五章节主要围绕肺癌的免疫学进展这一主题展开精彩的报告。来自Johns Hopkins Sidney Kimmel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的Patrick M. Forde教授报告了关于《早期与局部晚期肺癌的免疫治疗》的精彩内容。
随后讲者是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吴一龙教授,报告分享了题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阻断:从非选择人群到标志物指导》的报告。
![]() |
吴一龙教授
卫星会
此外,信达生物制药的卫星会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和胃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同时,恒瑞制药的卫星会也分别就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消化道肿瘤以及血液肿瘤的临床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
![]() |
![]() |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精准医学和免疫治疗的时代,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微生物组也被证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信随着研究者们的努力,微生物组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会更深入,临床应用将更广泛。同时,公海赌船555000作为国内微生物组研究的领先企业,也将利用微生物组研究优势,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