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丨肠道菌群
作为人体的共生体,肠道菌群在食物与药物的消化、代谢、吸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关于肠道菌群与饮食的关系,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今天,我们来谈一下药物与肠道菌群的恩恩怨怨。
1.药物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功能
首先,我们来讲几个关于药物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功能的故事。
在一项基于荷兰人群的宏基因组研究中,科学家探究了影响肠道微生物种类与丰度的内、外在因素。其中,他们分析了44种药物和抗生素,发现胃酸抑制剂、降脂药物、抗高血糖和泻药对肠道微生物组有明显的影响。
另一项研究为了揭示药物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筛选了1000多种上市药物,检测它们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000多种药物中,835种是具有人类靶标的药物;而其余的都是抗感染药物,包括156种具有抗菌活性药物(144种抗生素,12种防腐剂),88种针对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的药物。
研究结果发现:24%具有人类靶标的药物,包括所有治疗级别的,在体外抑制了至少一种菌株的生长。
接下来,小锐给大家分享2种药物——二甲双胍与小檗碱,它们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的治疗,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在一项双盲研究中,随机给治疗初期的T2D小鼠服用安慰剂或二甲双胍,实验为期4个月,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对肠道菌群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验开始6个月后改用二甲双胍的安慰剂组中,这些结果也得到了证实。
此外,还进行了无菌小鼠模型实验。将二甲双胍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后的小鼠粪便样本,分别进行粪菌移植至无菌小鼠体内,结果显示接受4个月粪便移植的无菌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得到改善。
小檗碱
小檗碱(黄连素)是中药黄连的主要药理成分,最初用于治疗细菌性腹泻,最近被证明在临床上对缓解2型糖尿病有效。
研究发现:小檗碱可以显著降低高脂喂养大鼠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同时,小檗碱处理的大鼠肠道内一些短链脂肪酸(SCFA)产生菌特异性地富集,包括Blautia和Allobaculum。粪便检测,显示SCFA的浓度也升高。也就是说,小檗碱治疗增加了高脂饮食状态下的短链脂肪酸水平。
研究表明,在高脂饮食喂养的老鼠中,小檗碱至少部分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从而达到预防肥胖和抵抗胰岛素的效果。
2.肠道菌群影响药物的疗效与毒性
肠道菌群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影响其疗效与毒性:精神药物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左旋多巴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精神药物之一。1973年,研究已经表明肠道微生物的脱羟基作用参与左旋多巴的代谢。后续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的存在降低了药物在血浆中的水平,这归因于左旋多巴介导的与细菌表面粘连的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也与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通常有严重的代谢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内脏脂肪增加。研究发现:奥氮平改变了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通过联合使用奥氮平、抗生素混合物,以化学方式消耗肠道菌群,能够有效减轻其代谢副作用。
3.肠道菌群影响肿瘤治疗的效果
最近,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治疗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肠道菌群也因此再次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尽管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抗癌药物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仍然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细菌可以通过调节药物的疗效或毒性,来影响化疗和免疫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抗癌治疗本身也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扰乱患者体内平衡,加重其不良反应。
未来,我们可以利用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作为调控人体微生物的新策略,以改善肿瘤治疗效果,或至少在抗癌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
通过今天的学习,
小锐再次认识到肠道菌群的重要性,
你感受到了吗?
先不说了,
小锐要去呵护肠道菌群健康喽~